在昆仑采药铭中,有“采药昆仑”的明确记载,说明秦始皇的使者五大夫翳,此行的目的地是昆仑,目的是采药。
在昆仑采的药,很显然是不死药。
有关不死药的说法,在秦代流传的《归藏》里面就有了。
1993年,湖北江陵的王家台考古发掘了一批秦代简牍,里面就有失传了多年的《归藏》。其中,《归妹》这一卦的爻辞就说:
归妹曰:昔者恒我窃毋死之[药]□□奔月而攴占□□□这段卦爻辞虽然很不完整,但是汉代张衡的《灵宪》中却有一段很完整的内容,写的是:
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,姮娥窃之以奔月。将往,枚筮之于有黄,有黄占之曰:“吉。翩翩归妹,独将西行,逢天晦芒,毋惊毋恐,后其大昌。”姮娥遂托身于月,是为蟾蠩。——张衡《灵宪》唐代李淳风《乙巳占》中也有这一段,与张衡的《灵宪》大同小异:
有冯羿者,得不死之药于西王母,姮娥窃之以奔月。将往,枚筮于有黄,有黄占之曰:“吉。翩翩归妹,独将西行,逢天晦芒,无恐无惊,后且大昌。”姮娥遂托身于月。从上述几段文字中,我们可以得到不死药的关键信息:不死药是在西王母那里得到的。
那么,西王母在哪里?这就成了寻找不死药的关键。
明确记载了西王母在昆仑附近的古籍,是《山海经》里的《大荒西经》:
西海之南,流沙之滨,赤水之后,黑水之前,有大山,名曰昆仑之丘。有神,人面虎身,有文有尾,皆白,处之。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,其外有炎火之山,投物辄然。有人戴胜,虎齿,有豹尾,穴处,名曰西王母。此山万物尽有。《海外北经》也提到了西王母在昆仑之北: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。其南有三青鸟,为西王母取食。在昆仑虚北。战国时期已经流传的《穆天子传》里面,也记载了周穆王曾经登上昆仑,后来又去了瑶池与西王母相见。正因为秦代的各种古籍中都记载了西王母与昆仑的关系,所以找到昆仑是找到西王母的关键。为秦始皇采药的五大夫翳也是这么想的。所以采药铭中写“采药昆仑”,并不是说不死药在昆仑,而是他要先找到昆仑,才能找到西王母和不死药。图片
那么,昆仑在哪里?唯一的线索就是《禹本纪》里面记载的“河出昆仑”。于是五大夫翳带着《山海经》,沿着黄河上溯,寻找河源,来到了青海玛多的扎陵湖畔。图片
很显然,扎陵湖这里还不是黄河的源头,湖边也没有高山,显然也不可能是昆仑。《山海经》的《海外西经》记载,昆仑高达万仞。昆仑之虚方八百里,高万仞……百神之所在。在八隅之岩,赤水之际,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。按照这个记载,当年羿之所以能够找到西王母并得到不死药,是因为只有他能够登上高达万仞的昆仑。我甚至怀疑,秦始皇派他来,是因为他的名字“翳”和那位“羿”一样,都有一个“羽”字。如果没有羽翼,怎么可能上到传说中高达万仞的昆仑,为始皇帝取到不死药呢?所以,秦皇使者五大夫翳在扎陵湖畔刻石,只是记录一下自己寻找河源昆仑的重要时刻和地理坐标。“车到此”三个字,说明翳是从这里开始“舍车而徒”,后续将要徒步继续寻找河源,寻找昆仑,完成他的采药使命。那么,翳有可能找得到不死药吗?显然不能。因为他根本就误解了《山海经》,误解了《归藏》,误解了《周易》。本文为抱雪斋读易笔记之“也说《周易参同契》”系列不造第几回,欲知前事后事如何,且看上下回分解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